3)第66章 第66章_汴京梦话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念阅之,甚愧。”

  又言,“青苗之法,朕诚为众论所惑,中夜静思,此事并无大害,卿之言甚确。”

  这封诏书意味着人主向臣子低头示弱,意味着宰执凌驾于皇帝之上的威严,王安石专权擅政的帽子彻底盖了下来,反对派尚未欢庆数日,伴随着青苗法的恢复施行、王安石的回朝,再无人看不清皇帝的偏向。

  “朕见过李定了,”垂拱殿内,赵顼对王安石道,“他言及青苗法在南方实行情状,朕深有所感,考察此人世务亦对答如流,可见是位人才。”

  “臣正欲向陛下举荐此人,”王安石道,“其人旧时从学于臣,秉性敦良,才业优异,臣以为可助陛下推行新法。”

  “好,”赵顼颔首,“那便命其知谏院,朕不日下道诏书,令他即刻赴任。”

  “还有一事,陛下,”王安石道,“关于青苗法。”

  赵顼面露歉色:“青苗法一事,是朕伤卿的心了,朕向卿保证,从今往后,定不再轻言罢免新法。”

  “陛下误会了,”王安石道,“臣非此意,臣观过各地呈递的奏报,青苗法实行中确存疏漏,从前臣向陛下言,疏漏在所难免。”

  “卿的看法变了?”

  “臣的看法未曾改变,只是既有疏漏,不应听任之,而应设法完善法令,臣这两日些许思考,不知陛下可愿一听。”

  “当然。”赵顼愉悦道。

  虽不知这种变化由何而来,但他忽而觉得,王卿此番回朝后宽容开明了不少。

  不存在的。

  隔日,有宰执言此前无选人除谏官之例,不同意李定的任命,赵顼遂与王安石商量,改命李定为太子中允、监察御史里行。

  制书需得知制诰来写,然一连换了三名知制诰皆拒写制书,三人遂皆罢黜,终究换了肯写的人。

  “见到了么,目今朝臣任免升降,俱决于你兄长一人。”听闻三名官员黜落的消息,苏轼于酒楼閤子内轻晃酒樽,借着醉意笑道。

  王安国抿酒不言。

  “你兄长知你与我走得近,不责你么?”苏轼问。

  “章子厚与你也走得近,王相责过他么?”王安国道。

  “子厚又非你兄长的弟弟。”

  “你可否——”王安国吸了口气,忍不住道,“莫一句‘你兄长’长,一句‘你兄长’短,”将酒樽叩在桌案,“他是他,我是我,又非三岁稚童,兄弟便须政见一致么。”

  闻他动了真怒,苏轼静默须臾:“抱歉。”

  “......是我失态。”王安国闭目,极力舒缓心绪。

  “莫再喝了。”

  “酒不醉人人自醉,你不也是么。”

  “我,”苏轼打哈哈道,“我无可醉之事。”

  王安国深深盯着他:“你同我言过的话,我从未告诉兄长半句。”故而你不必防我。

  苏轼凝滞,顷刻叹息道:“何必如此,你与王相到底为手足。”

  “是啊,手

  请收藏:https://m.dpxsw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